- 
		钦州官方发布
奋进的小强
#钦州为何发展不起来#石化年产值超千亿,财政增速却追不上?钦州的钱去哪了 钦州石化园的烟囱越冒越旺,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入才50亿。恒逸、华谊这些巨头年产值超千亿,可企业所得税大多流去了总部所在地,留在本地的主要是增值税和土地税。 这就是“GDP高增长,财政慢爬坡”的怪圈。钦州的石化产业链像条“短腿”,虽然年产乙烯170万吨,但本地配套企业只占三成,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环节少,多数原料加工后就运走了,利润留不下。 平陆运河的税收协调机制给了新思路。自治区、市、县三级联动的模式,或许能让钦州和总部城市分好“税收蛋糕”。正在建设的POE项目投产后年税5亿,这类下游项目多了,才能把“过路税”变成“落地税”。 破局关键在产业链延伸。把化纤纺织、新能源材料这些规划落地,让石化原料在本地变成衣服、电池,税收自然跟着来。你觉得该怎么让产业红利留在本地?评论区聊聊!
举报 
 